项目 详情
适用情况 主要适用于颌骨前后、垂直、水平方向的畸形,包括下巴后缩等问题。若下巴后缩程度不深,更多是牙齿向内生长造成,可通过牙齿矫正改善;若为明显骨性问题,正畸改善不大,需正颌手术
术前准备 1. 完成术前正畸治疗
2. 进行全面身体检查、口腔检查、影像学检查(如 X 线、CT 等)和模型外科等,以确定手术方案,可设计上颌整体或前部截骨后退,下颌根尖下截骨加矢状劈开,二期颏成型
3. 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全面评估,进行术前谈话、签署知情同意书
麻醉方式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,也可双侧下牙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
手术步骤 1. 切开:在口腔内做切口,如双侧前磨牙之间的前庭沟偏唇侧;切开黏膜,分离肌肉和骨骼,显露下颌骨
2. 移动颌骨:根据手术方案截骨,移动颌骨(如移动下颌骨改善后缩情况),截骨位置与颏平面平行,位于颏孔下方 0.5cm
3. 固定:使用钛钉、钛板、钛钉等固定材料将移动后的颌骨固定在新位置
4. 缝合:缝合口腔内切口,进行局部加压包扎;缝合口腔黏膜切口,并进行口腔内清洁和消毒;冲洗和缝合创口后局部加压包扎
术后恢复 1. 术后当天:在医院观察一晚,无异常第二天出院
2. 术后 1 周:手术部位肿胀、疼痛和淤青,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和,冰敷缓解症状
3. 术后 1 - 3 周:肿胀和疼痛减轻,开始轻度面部肌肉运动
4. 术后 3 - 6 周: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和生活习惯,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咀嚼
5. 术后 6 周 - 3 个月:大部分患者基本恢复,可进行轻度体育运动,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咀嚼
6. 术后 3 - 6 个月:手术部位肿胀和淤青基本消失,面部形态逐渐恢复正常。恢复过程因个体差异、手术复杂程度和术后护理等因素有所不同
手术风险 1. 麻醉风险:术中知晓、少部分患者麻药过敏
2. 感染风险:不正规医院手术或术后护理不当导致感染,严重可危及生命
3. 损伤危险:下颌骨骨折、下颌角不对称、下颌神经受损等
4. 出血风险
手术效果 1. 面部美观:改善凸嘴和下巴后缩问题,使面部轮廓更流畅美观,侧面轮廓更自然
2. 功能改善:改善牙齿排列不齐,调整上下颌骨关系,增强咀嚼和语言功能,缓解术前咀嚼困难、说话含糊不清等问题
注意事项 1. 手术由专业颌面外科医生操作
2. 术前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,与医生详细咨询讨论
3. 术后进行口腔护理和康复训练,长期康复和维护确保手术效果稳定
4. 建议去正规医院手术,减少感染风险,降低术中损伤

术语解释:

下巴后缩正颌手术:改善面部与功能的有效途径?

  • 正颌手术:通过移动、调整颌骨的位置和关系,以改善面部美观和功能的手术
  • 截骨:在颌骨上进行切断操作,以便移动颌骨到合适位置
  • 矢状劈开:一种下颌骨手术的截骨方式
  • 颏成型:针对下巴部位进行的整形手术
  • 模型外科:通过制作患者口腔模型来辅助设计手术方案
  • 掩饰性正畸:通过正畸手段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,但不改变颌骨位置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